当前位置: 首页 导师风采 正文

宁有才

2025-05-14
作者:     来源:
查看:

政法 宁有才

(一)政治素质过硬。从事高等教育19年以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责任,政治立场坚定,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弘扬正能量,曾获得济南大学青年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学院优秀党员、学生最喜欢教师、学风建设优秀学业导师等称号,获得校本科教学贡献奖7次,济南大学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融合党史学习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训班(2021)、“四有导师学院”(2023)“师德集中学习教育”(2022)。

(二)业务成绩突出。先后主讲《公共政策分析》《领导力与领导艺术》等研究生课程,《公共政策分析》为校级优质课程、精品课。共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19人,学术型研究生1人,已毕业15人,每篇论文指导基本都在5-6遍,全部一次性通过学业课程考试和毕业论文答辩,没有任何学业延迟或学业事故。课堂教学水平得到学生一致好评,《公共政策分析》近五次的评教成绩分别为99.32、99.22、97.79、96.67、99.45 。主持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2022)、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公共政策分析》教学案例库建设(2019)。发表研究生教学性论文5篇。

(三)着力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一是以学生为本,课堂中持之以恒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主持的《公共政策学》获得校课程思政示范课(2022)、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副高组二等奖(2023)、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2022),教学案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多源流模型解读》》获得山东省本科高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022)。二是鼓励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尤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强调公共精神、家国情怀教育,要求做到具有利他主义和责任担当意识。

(四)着力培养研究生学术或实践创新能力。强化研究生课堂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原创案例撰写和全国以及省级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已经实现本组研究生全覆盖,70%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公共政策分析》课堂教学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2篇,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优秀奖1篇、有效案例3篇,获得第四届华北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案例大赛一等奖与最佳文本奖、第四届山东高校公共管理研究生(MPA)案例大赛一等奖与最有价值队员奖、第一届济南大学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特等奖各1项。开发原创案例7篇。案例教学、参赛以及撰写成绩显著。定期给学生开出书单,推送专业文献,进行学术指导。

(五)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建立每级研究生微信群,及时发送学校研究生培养和教育相关文件。定期召开研究生座谈会,全脱产在校学硕基本做到每周见面一次,通过午餐会方式进行。非全日制的公共管理硕士(MPA)学生基本一月一联系,及时沟通了解学业情况。在论文写作期间,特别强调学生学术道德规范,实行一票否决,要求自行检索论文查重率的不超过10%。

(六)积极创造与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利用自己课题经费,鼓励学生外出学习。2023年暑假,资助李菲然同学参加在山西大同举办的全国社会研究方法培训会,为学生外出参赛提供经费支持。对于公共管理硕士(MPA)学生来说,大多非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科学术基础比较差,故推荐基础性、入门性教材进行基础知识铺垫,从知网搜索大量具有指导性的学术论文进行研讨。

(七)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2022年毕业论文指导的时候,一位同学父亲发生意外交通事故。得知情况后,积极主动跟学生联系,进行心理安慰和疏导,在论文指导时更加用心用力。2020级一位MPA学生在论文开题后,母亲就查出癌症,学生承受照顾母亲、工作和兼顾论文写作的巨大压力。了解情况后,多次主动与该同学联系,进行心理安慰,并对该生论文进行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两位同学都一次性完成论文写作并顺利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