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导师风采 2024年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 正文

2024年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王树青

2025-05-14
作者:     来源:
查看:

本人从2014年担任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以来,共有25人顺利毕业,其中,8名心理学学术硕士,12名教育硕士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硕士,6名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已毕业的19名非同等学力研究生中1人在中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5人为山东建筑大学等高校教师,9人为中小学教师,2人为政府机关公务员。努力做“四有”好老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心理学专门人才,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具备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的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心理学高级人才。

1)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培养。充分利用每周组会及日常互动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与品德方面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明确和恪守学术道德,守住科研底线,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政治与品德素养。

2)利用课程育人。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所教授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发展心理学专题》均被评为校级

精品课程,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在课程中不仅传授学科知识,而且用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引领学生成长。

3)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人文关怀。通过上课、组会、参与活动、个别谈话等形式密切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当学生在论文开题、答辩,就业等重大选择和决策之时,当学生遇到生活中的挫折,例如,学生1:一名学术研究生为重度残疾(需要他人帮助才能行走、高度近视等),性格腼腆,从济大本校成功考取研究生,入学后我不仅在学业、科研上指导她,而且生活上给予特殊关照,帮她打印文献资料、送她回家,及时关照她的情绪、身体和生活状况等,虽然她重度残疾但学业优秀,毕业后由于身体残疾在家开网店,结婚生子,生活幸福。学生2:一名学生患有中度焦虑症,自入学起便存在学业和人际适应问题,作为导师及时与家长、辅导员、学院院长和副院长等沟通,并密切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协助选择医院治疗和预约心理咨询师等,在论文指导过程中投入更多精力给予细致指导和帮助,该生顺利毕业,并就职于一家公司。学生3:两名女研究生分别在研二和研三时失恋导致心情低落,影响学业和做论文,作为导师及时与之谈话,给予抚慰、疏导和关爱,通过请吃饭、送美食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叮嘱其他同学关注其行为,经过一段时间协助其顺利度过困难时期,两人均顺利毕业,1人考取公务员,1人考上在编中学教师。

4)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通过每周组会文献汇报与学术研讨、参与导师各类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活动有效提升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每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2人在国际心理学大会做报告,多人参加国内心理学学术会议并做报告,1名研究生考入中山大学社会心理学专业读博继续深造。

5)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积极协助学生就业。从研一入学开始便对每位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根据其自身特点帮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例如考博、考公还是考事业编,或者自主创业等,并督促其按照个人规划做出努力。积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例如,试讲并提出建议,提供书籍等资料,针对面试环节的辅导答疑。

6)积极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提供课题经费帮助研究生开展毕业论文研究工作、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以及发表文章,购买电子资源和书籍等丰富研究生的图书资料,最大限度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