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学院 原长洲
本人始终重视自身思想政治建设,具有很强的政治觉悟,热爱中国共产党,并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责任感。近3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项)、济南市自主培养创新团队(1项)、济南大学学科重大课题(1项)和企业合作项目(3项)等多项课题。多次入选科睿唯安Highly Cited Researcher、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全球2%顶尖科学家终生成就榜和材料科学最佳科学家等多个榜单。2018年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并担任了Rare Metals等国际期刊Guest Editors,及InfoMat和InfoScience等期刊青年编委。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主持了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项,近3年在《教育教学论坛》等发表研究生教学研究论文3篇,其中1篇荣获《新教育时代杂志》一等奖。承担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博士生课程主讲课程。始终坚持把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和实践创新能力放在工作首位,所指导秦理同学的学位论文获得了2022年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此外,张文衡等硕士生获得了“建行杯”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建设银行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和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多个奖项。研究生多次在国内外会议上获得优秀口头报告奖和墙报奖,其中谭可同学在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Xenes国际会议上获得最佳“One-minute Presentation”口头报告奖(共10名)。指导硕士研究生多人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ngew. Chem.和Adv. Energy Mater.等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培养的研究生多人已成为电池行业的中坚力量。创新性地引入多专业领域导师团队协作指导研究生,提高培养效果,加强交叉型课题研究,增强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尊重研究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身体力行,事必躬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为研究生的高质量培养,搭建了高水平培养平台,如电化学储能关键技术与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昆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大学)、“济大-昆宇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院”和“济南大学-山东德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