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中,这个题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我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导师的工作是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最大区别就在“研究”二字上,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是研究生了。而导师,主要在这个“导”字上,你如何“导”学生们的科学研究,“导”学生们的处世为人,最终使之达到培养目标。根据这一点,我主要谈以下三方面的认识。
一、导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
要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非常重要的一点取决于你的研究是否处于学术前沿。
据有关统计,全世界约4%的科研机构占了22%的诺贝尔奖的获奖名额。如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有7位获奖者,德国马普学会有17个获奖者,贝尔实验室有11个获奖者。日本获得诺贝尔奖者共11人,其中有10位是东京大学的。诺贝尔奖显示出明显的“集中性”特征。另一方面,诺贝尔奖有某种“传承性”。如,丹麦科学家玻尔获了奖,他的好几位学生也获奖。又如,1909年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以研究化学平衡问题获奖,后来他的学生能斯脱以创立热力学第三定理获奖,能斯脱的学生米里肯又获奖,米里肯的学生安德森又以发现正电子获奖,安德森的学生格拉塞又获奖c这说明,科研需要一种好的传统和好的氛围,但更说明导师处于科学前沿的重要性。
从国内来看,根据很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所谈的经验,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导师能够把握学术前沿,并能及时将学生们带入前沿,在学科前沿从事自己的科学研究。
什么叫学术前沿?已有学者指出,前沿就是一个学科在发展中碰到的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学科就不能前进。我认为还应加上“重大”两字,是学科发展中碰到的还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根据这一规定性,前沿是阵地,只有进入阵地,才能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前沿是火车头,只有解决了前沿的问题,才能推动学科的发展。有的人说,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就是学术前沿,把学术空白等同于学术前沿,这并不完全正确。因为真正的前沿,是关系学科发展的那些还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不是一般的问题。
如此看来,前沿往往具有理论性,它关系到学科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它的解决将会导致学科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前沿具有导向性,前沿问题的解决往往会将学科发展导人一个新的层面,甚至是新的发展阶段;前沿是最具学术活力的地方,既然是前沿,往往会为很多研究者所关注并加以探索,所以前沿问题往往是学术热点问题。这一点,在人文社会科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毫无疑问,要进入学术前沿,需要较长时间的学术积累。而现在研究生的学制较短,特别是博士生,比国外的要短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要尽快进入学术前沿,导师非常关键。更重要的是,如果是学术前沿,研究者不会太多,学生了解和研究不多,导师也是这样。可以说,如果是前沿问题,导师往往和学生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对导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将学生“导”人科学的前沿,对导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里没有捷径,唯—的办法就是,导师要不断学习,要不断更新知识,始终走在学术前沿上。为做到这一点,就我本人来说,这么多年上研究生的课,我始终坚持讲一些新的问题,在讲授的过程中,讲出一些新的认识和观点,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讲已有知识和研究成果。
如何进入学术前沿?有几点我认为比较关键:首先,要具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任何前沿都是在学科已有知识和认识水平基础上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的知识生长点,没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就难以认识到前沿问题。其次,要对所从事的学科的学术发展史有全面的了解与把握。前沿问题是在科学发展的不断推动下出现的,它有一个与已有问题的连续性关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长期过程。一个个前沿问题的出现与解决,形成了一个学科的学术发展史。所以,要追踪前沿问题,必须对学科的学术发展史有全面了解与把握。现在,我们比较忽视这个问题。我在指导学生做某一问题研究时,往往要求学生们先写出对这个问题已有研究状况的学术综述。这个综述,应该成为他们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学位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次,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前沿问题往往很少有人问津,不易看出,需要一种敏锐的眼光,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能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
将学生“导”人前沿,关键一步就是确定好研究的选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列宁曾引过西方的一句名言: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前沿往往不是一个问题,而是很多问题。如何选择题目:①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及趋势。只有符合学术发展规律与趋势,才具有研究的可行性,才具有研究的持续性。在这方面,导师应讲清学科发展历史,要讲清学术发展趋势。②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科学研究的实践已经证明,没有脱离社会发展的学术研究,也没有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术前沿。不了解社会,不认识社会,很难把握真正的学科前沿。在这一点上,导师应关注社会,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在,我们更多的是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这应加以改进。不要说服多应用学科与经济社会紧密相联,就连我们的历史学科也是这样。著名历史学家张荫麟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了解现实社会的认识,没有资格写历史。这话值得深思。③符合本人兴趣。杨振宁先生在一次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主持人问,你何以会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他深思一会,只说了两个字:兴趣。丁肇中先生获诺贝尔奖后,仍坚持高水平和高难度的科学研究,有记者问他何以如此,他说是“兴趣”。兴趣,爱因斯坦称之为“神奇的好奇心”。因为,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想像力。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可以说,想像力是知识的延伸,是知识的新的生长点。有鉴于此,导师要给学生以自由,允许提出不同观点与问题。④不能脱离现有研究环境与条件。我们选择的问题,虽然题目很好,意义也非常重大,但如果所在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没有相应的设备及资料条件,开展不了有关研究,这也是不行的。为此,导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与条件。
二、导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进行科研创新
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高层次创新性人才。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学习。但学习并不是目的,学习的目的在于打基础,科研创新才是目的。因此,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目的是打好基础,为科研创新奠定坚实基础,为走向社会做好智力和能力准备。
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古人说:学海无涯。但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学习又是一个短期行为。所以,学习始终具有无限和有限的双重性。
我们现在来学习,关键一点是要弄清现阶段学习的特点。否则,要学的知识实在太多,怎么学呢?如处理不好,就会很茫然。我们上研究生时也是这样。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一种创新性的学习。为此,关键要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打基础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某种程度是处理博与精的关系,处理打基础与出成果的关系。对这个问题,现在有两种认识:一种认识是,现在研究生的基础并不理想,应打基础;另一种认识是,研究生应尽可能地出成果。我认为,研究生阶段主要还是研究,但要研究,不打基础是不行的。如何打基础,不应该漫无边际地打基础,否则就会使研究生成为大学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即学生的知识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提高。研究生阶段的打基础,应紧紧围绕研究来打基础。
其次,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我个人来说,我的研究做得不好。原因是前一个阶段学而不思,后一个阶段思而不学。这两者都是读书为学的弊端。要思考,就必须有学术信息。现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太少。我常对我们专业点的研究生说,每天应有一两次相互交谈,鼓励大家互相交流。
同时,要善于学习,不要盲目学习。第一,要有自觉意识,要善于不断增加新知识。有的学生常常感到学不到知识。其实,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有学习的主动意识,每天都可以增加新的知识。我常跟学生说,我经常参加会议,最初也认为是浪费时间。后来,我比较注意听会上很多人的讲话与发言,哪怕是与自己不太相干的会。这样,时间一长,自己的思维和讲话水平都得到了不小的提高。问题在于,不是有没有知识可学,而是你有没有学习的意识。第二,要善于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与素质。我们目前的教育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但是,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如果能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素质,知识就会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否则,我们辛勤学到的东西就会不断地被忘记。而要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与素质,关键是要了解社会和认识社会。只有了解社会和认识社会,我们才能够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如何通过学习完善自我。第三,要善于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知识是一个系统,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只有系统的知识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力量。我们每一个人,由于自身的经历不同、所学的专业不同,知识背景也不相同。因此,我们要善于总结自己,找出自己的优势,避免劣势,形成一个符合自身特点的完善的知识体系。
现在,有一个如何看待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任何知识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都是有用的。从来没有无用的知识,只有我们掌握不了的知识。我常给学生举一个例子。现在,在都市的超市中,彩电卖不出去,组成了彩电墙。但这并不表明彩电没有用,应该说,很多人特别是几亿农民,他们都需要彩电。彩电卖不出去,有许多深层的社会原因。这里,关键是如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与素质的问题。一旦转化了,知识能够为我所用,那就会显出巨大的力量。
导师除教给学生自觉的学习意识之外,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这其中,关键的是如何创新的问题。
结合当前的实际,大家要注意一个问题。这就是要改变那种只拉车、不问路的研究思路。做学问并不是漫无止境,学问实在太多了。做学问不是看你写了多少数量的东西,而是要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我个人觉得,虽然很多人在做学问,但做学问的方式与层次却有所差别。根据我自己的领悟,做学问是分层次的,一种人是用手在做学问,这种人很勤奋,但对自己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却缺乏考虑;一种人是用脑在做学问,这种人往往是思想家型的学者,其研究成果具有思想性;一种人是用心在做学问,这种人将学问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不仅具有思想,而且能够在做学问中实现人生的升华。爱因斯坦也曾将科学研究区分为不同的层次。他说,在科学殿堂里,有三种人:一种是把科学研究当成职业,一种是把科学研究当成智力游戏,一种是把科学研究当成自己的“宗教”。如此说来,做学问的人,一种是工匠型的,一种是技艺型的,一种是思想型的。我本人做得不好,但至少现在如有人问我究竟做出了什么东西,我会告诉他:第一,我系统地提出了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商品经济史研究这一概念和体系;第二,提出了一个与“丝绸之路”相对应的“钱币之路”的学术概念和体系。这说明,做学问不能见子打子,而需有战略眼光、有全局性、有思想性。只要有思想,就会有创新,就会有生命力。因为思想之树常青。
要创新,比较重要的另一方面是要对现实社会有深刻的认识与把握。学科的发展,学术的发展,从来没有脱离过社会的发展,这是一条基本的规律。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而现在,我们的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引导学生们如何认识社会。不了解社会,我们就不能很好地知道社会面临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对于创新而言,从大的方面来说,有原始性创新,有继承性创新。有学者指出,原始性创新,就好比你建造了一座新的大厦;而继承性创新,好比别人已将大厦建好,你再在大厦上面安上一道漂亮的窗子。照我个人的理解,对原始性创新而言,重在超越;对继承性创新而言,重在转换自己的研究视角。但是,不论是哪种创新,都需要有质疑的精神与思维。学问,要既学又问。如果只学不问,就不能称其为学问。
具体说来,创新有几种方式:①首次提出新的理论或新的观点;②在别人已提出的观点与理论上做重大发展;③对别人提出的多种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进行综合和提升,将之推进到新的层面;④对现有观点或理论进行批判,在批判中提出新的观点与理论。反观我们现在的研究,很多都属于常规研究的范畴。现在我们要大力提倡原始性创新。爱迪生实验室里有这样一句格言:“只有离开大道,在崎岖小路上行走的人,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象。”这说明,科研创新需要我们打破常规。
创新是科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与发展。但这种创新却有程度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决定着创新成果的影响。如何判断一项成果的创新价值呢?下列四个标准非常重要。即:新思想、新理论、新材料、新方法。导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判定自己研究成果的水平和价值。否则,学生就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认为自己没有研究能力,不适合从事科学研究,对自己的发展与前途较为悲观;另一—个极端是认为自己的研究水平很高,整天忙于想出成果,忽视扎扎实实打基础和做学问。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存在这样的认识,即: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创新或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只有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才会有用,而从事其它工作则未必用得上。考虑到以后自己既不从事科研,也不从事教学,因而对创新问题未予以充分重视。其实,创新过程是一个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过程。只有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做出创新性的业绩。所以,创新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不论你以后从事何种工作。
三、导师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现阶段,在社会的转型与变迁过程中,一些人变得急近功利。反映到学术研究中,就是学术风气浮躁,缺乏一种科学的精神。这一方面说明,科学精神的缺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另—方面说明,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健康的学术研究,必须要有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社会在呼唤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在从事科研活动中遵循的精神价值-与道德规范。根据这一规定,很多学者对科学精神做了概括与归纳,认为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的精神、实证的精神、民主的精神、自由的精神、人文的精神等等。虽然科学精神内涵丰富,但最根本的:一是要实事求是;二是要勇于追求真理。
当前对青年学生而言,第一,要树立对科学知识的正确认识,抓紧时间学习。研究生阶段是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黄金时期,无端浪费时间是一种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现在有不少学生没有这种紧迫感,对学习抓得不紧,时间利用得不充分,心思没有全部放在学习上。要知道,任何机遇都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社会对研究生的期望很高,评价的重要标准就是你的知识如何、你的能力如何。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自己的发展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要杜绝浮躁的学风,潜心研究。科学研究是一个艰辛的探索和创造过程,需要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的职业道德,任何浮躁与虚假都是与科学研究相背的。司马迁穷毕生精力成《史记》一书,摩尔根花四十年的时间写成《古代社会研究》,马克思数十年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完成巨著《资本论》,这些都是典范。我们要以此为榜样,即使因各种因素限制,难以完全做到,但也要有虽不能为,心向往之的境界。我们要有更高的目标,而不只限于获得一个学位了事,而是要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人的优秀成果。
第三,要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健全的品格。做学问需要能甘于寂寞,能抵住诱惑与干扰,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意志的磨练。读研究生的时候,老师常常对我们讲,做学问与做人是相统一的。当时,因阅历和经验的限制,我们还不能完全领悟其中的道理。现在,随着自己的亲身实践,更感它的重要性和深刻性。如何做人?应该是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所谓从大处着眼,就是要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和不凡的人生境界;所谓从小处做起,就是凡事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现在,有的研究生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拘小节,觉得无所谓,其实这并不好,对自己的成长也不利,苏东坡曾经说过:“观人必于其小。”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导师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过程中,首先要言传身教。既教书又育人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大优秀传统。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对导师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言传身教。在这个问题上,一个核心的方面就是,导师不能放松自己的科学研究,要始终走在科学研究的前沿,不断有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导师应从上课到具体的指导培养各个环节都认真负责,使学生不但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够确立起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激发起探求知识的欲望。如果导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好,你再要求学生要热爱科学研究,要勇于探索,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导师要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导师要积极主动地给予学生指导,而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导师的指导,并形成二者的互动。在指导与被指导的过程中,导师对学生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格要求。要妥善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个“度”的问题。任何一方面处理不好,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目前,我们这方面还做得不尽如人意。如有的导师出于关爱,给学生打的各门课程成绩普遍偏高。还有的导师出于关心学生,自己的科研成果发表时署上学生的名字。这样做,初看起来是关心学生,实则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这不仅使学生没有学到应学的知识,没有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而且容易使学生对知识、对科学研究产生轻视的心理。
再次,导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总会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当学生将这些成果呈给导师审阅时,导师应及时并认真批改,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样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加学习的动力。还有,当学生做出一项成果要发表时,如果是学生独立研究所致,导师最好不要署名。可能有的导师会认为学生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自己署上名也并没有什么不对。其实,导师指导学生应是自己的一种工作,付出一定的劳动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本文作者林文勋教授 系云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