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孤独症研究之路上的不懈探索
(一)个人基本信息
杜邦,男,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2022级,心灵使者,中共党员。
(二)荣誉奖项
在校期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志愿者、校二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等称号;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SCI一区论文一篇,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一区论文一篇;获山东省挑战杯一等奖;曾在中国社会心理学2023学术年会硕博论坛以及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管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3学术年会专题论坛上进行口头报告。
(三)个人成长历程
自踏入研究生的大门,我便与心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的脑功能评估和教育干预研究,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逐渐成长为我生命中的重要部分。这段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收获,记录了我从懵懂探索到坚定信念的成长轨迹。
入学之初,我对心理学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向往。导师的研究方向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在研一期间,我不仅认真学习课程知识,还积极参与课题组的实验,尝试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那段日子,我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和研究中,经常查阅资料到深夜,或是与导师、同学讨论学术问题至忘我。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我逐渐对孤独症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也明确了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
然而,真正的研究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在研二期间,我开始投入到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这是一段充满挑战与磨砺的时光,也是我最快成长的时期。在撰写第一篇SSCI一区论文时,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数据的分析、结果的解释,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有时,我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问题而陷入困境,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导师的教诲:“科研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在导师和师姐的悉心指导下,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最终成功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和发表。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奋斗精神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科研工作的决心。
在研究生生涯中,我曾参与山东省挑战杯的比赛。这次比赛,我主要负责数据分析部分。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数据的清洗、整理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运用了所学的专业知识,还不断尝试新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以期得到更加准确和深入的结果。最终,我们的项目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山东省挑战杯一等奖的殊荣。这次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在科研的道路上,只有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毕业论文实验的过程中,我有幸接触到了许多孤独症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在照顾他们的过程中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他们的坚强却深深打动了我。在山东的一些孤独症机构中,我和团队成员一起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实验。这段时间里,我不仅收集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更收获了许多珍贵的感悟。我亲眼目睹了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所承受的痛苦和无奈。每个孤独症孩子的父母都期盼着能有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孤独症研究的信念。我深知,自己的研究不仅是为了学术上的成就,更是为了能够帮助这些孩子和家庭。因此,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孤独症这个群体,为他们的康复和治疗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我要感谢导师和师兄师姐们的悉心指导,感谢团队成员的鼎力支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是你们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方向,让我在孤独症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将继续秉持这些精神,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奉献,为孤独症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