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子风采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正文

济南大学2024年国奖获得者——水利与环境学院项子宁

2024-12-19
作者:     来源:
查看: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项子宁,男,汉族,出生于1998年10月,共青团员,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水利工程专业水利地理硕2201班学生。

获得的重要奖项及重要荣誉

2022年:研究生入学三等奖学金。

2023-2024学年:济南大学二等奖学金;济南大学优秀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审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个人成长历程

砥砺前行,奋斗不止

在思想上,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党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现已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努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思考党的理论如何在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指导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的良好品质,如诚实守信、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等,这些品质也为他的入党之路奠定了基础。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毫不退缩,坚信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在学习上刻苦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22年获得入学三等奖学金,在2023-2024学年综测排名并列第一且获得二等奖学金,并被评为优秀学生。

在专业研究领域,他始终以党员的先进性为标准要求自己。他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项目中,他总是主动承担最困难的部分。例如,在一次对某污染河流的实地调研中,环境艰苦,采样工作难度大,但他毫无怨言,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采集到了准确的数据。他说:“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研究生,我要在学术研究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国家的环境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比学赶超,奋勇前行

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从入学伊始就展现出了非凡的热情与毅力。他的研究方向是水库内源氮磷释放,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且具有深远意义的领域。为了深入探索其中的奥秘,他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专注于探索该领域的研究。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图书馆及实验室,他查阅了上百篇国内外前沿文献,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尝试,终于弄清楚内源氮磷的释放机理。图书馆的角落、实验室的桌椅,都成为他求知路上的驿站。他不仅精读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还时刻关注着最新的研究动态,订阅了众多学术期刊,确保自己站在学科前沿。

创新进取,不落窠臼

他深知实验数据对于研究的重要性。在实验室里,他总是最早到,最晚离开。面对复杂的实验设备和繁琐的实验流程,他从不抱怨,而是以一种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一次重要的实验中,由于设备突发故障,前期的努力眼看就要付诸东流。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冷静地与导师和团队成员分析问题,经过抢修和重新实验,终于获得了准确而宝贵的数据。这种对待实验的执着和坚韧,为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撰写论文时,他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论文的逻辑结构和表达方式。他的论文常常以清晰的思路、严谨的论证和创新的观点受到导师的好评,目前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倾己之力,奉献于众

在城市周边的一座水源地水库,由于富营养化等问题造成污染严重,他观察到这种现象后,主动向导师和学校申请,组建小型团队前往库区进行调查,采集土壤和水样,进行详细的成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他面临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等重重困难。但他没有放弃,积极向环保部门和一些企业寻求支持。他还在库区周边的村庄进行环保宣传,提高村民们的环保意识。经过团队的努力,库区的土壤质量有了一定的改善,水源也逐渐清澈起来。并且,他积极推动该成果的转化,与团队成员合作,发明了一种生态修复的环保清淤设备,将这种新型设备投入应用,为解决水源地污染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项子宁的研究生生涯,是一部充满奋斗与收获的乐章。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优秀的研究生,他的努力、执着、创新和奉献精神,无疑将激励更多的研究生在学术的道路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