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子风采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正文

济南大学2024年国奖获得者——水利与环境学院回佩晨

2024-12-19
作者:     来源:
查看:

跨学科探索,践行绿色未来

回佩晨,女,回族,出生于2000年3月,中共党员,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水利工程专业型硕士,任水利硕2202副班长及宣传委员。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其中包括SCI期刊论文1篇,中文期刊论文1篇,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课题,以及腊山河与兴济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中。

获得的重要奖项及重要荣誉

本科阶段:2019.05获第七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国赛三等奖;2019.12获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国赛二等奖;2020.10获第六届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铜奖;在校期间每学年获得二等以上奖学金,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及2022届优秀毕业生称号。

研究生阶段:2022学年获研究生入学三等奖学金;2022-2023学年获研究生三等优秀奖学金及2022年度济南大学优秀团员;2023-2024学年获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及校级社会先进工作个人。

主要经历和生活感悟

坚定信念,勇担责任

她在思想政治方面积极进取,认真学习党的有关知识,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在校期间,她以中共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到学院迎新等志愿活动中。校外,她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注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作为“小志愿大希望”志愿者义工服务团队的成员之一,以“小力量撬动大改变”为使命,深入城市与乡村,推广环保理念,传播绿色生活方式,践行社会责任。

追求卓越,突破自我

“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进步的方向,多维度思考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她始终坚持从多学科交叉的视角探索问题,在传统专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

从本科阶段起便投身于科研比赛和项目实践,不断突破自我。她积极参与了多项科研比赛,涵盖创新方法、科研演讲及创新创业等领域,这些经历为她的学术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这些比赛,她深入了解了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价值。这些经历帮助她掌握了从问题发现到方案设计再到项目实施的完整流程,也为她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启发。

她深刻认识到,学科交叉和多维度思考是现代科研的趋势。在硕士阶段,她在学术研究上进一步聚焦,通过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她的研究方向涵盖极端气候、水质监测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现了她对科研领域的宽广视野和深入探索的决心。她通过研究沂蒙山区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为流域水利工程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在水质监测领域,她开发了新型铜离子检测探针,为水体污染监测提供精准、高效的手段;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她探讨了基于其供需关系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出了流域水资源调度与生态修复优化方案。此外,她还参与了腊山河与兴济河排水分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主要负责所有附图的绘制,包括河道整治、管线工程、桥涵工程、景观绿化、积水改造、市政化改造和涉铁工程等多个方面。

从本科到硕士,她用行动诠释了在科研中追求卓越,在实践中突破自我的信念。她始终相信,科研平台不仅是验证知识的舞台,更是锻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平台。

以我之力,追我之愿

“以智慧创造绿色未来,以行动守护生态家园。”她将科研与实践、志愿服务有机结合,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她在学术研究中探索未知,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在志愿服务中传播绿色希望。未来,她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探索未知,追逐梦想。在学术的道路上,她将以创新为动力,不断突破自我;在实践中,她将以责任为核心,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她将继续以科研为基石,以实践为桥梁,投身水利事业,用专业知识和不懈努力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自己的力量。